https://ivano1.com/
「我們導入DRP系統不到三個月,倉庫庫存亂成一團,客戶投訴量暴增300%⋯⋯」電話另一頭傳來某中型企業執行長沙啞的嗓音,背景是此起彼落的爭吵聲。這不是電影情節,而是發生在2023年台北某辦公室的真實場景。當數位轉型浪潮席捲全球,企業主們爭相導入「分銷需求計劃」(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Planning, DRP)的此刻,卻有高達67%的案例在半年內宣告失敗——這串驚人數字背後,究竟埋藏著哪些致命陷阱? ### 一、完美計畫的崩塌現場 🧩 去年雙十一期間,某知名美妝電商祭出「全台6小時到貨」的閃電戰策略。他們耗資千萬建置的DRP系統,在凌晨128分突然將北區倉庫的5,000瓶精華液全數調往高雄,理由是「南部消費者膚質較需保濕」。結果當天上午,台北信義區的直播主們對著空蕩蕩的貨架崩潰落淚,而高雄倉庫的理貨員正與堆到天花板的紙箱搏鬥——這場昂貴的教訓,赤裸裸揭穿DRP系統最常見的認知謬誤:過度信賴演算法,卻忘了人性溫度。 「系統顯示的『最佳解』,有時候是最糟糕的商業判斷。」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打滾20年的陳經理搖頭苦笑。他親眼見過某食品廠的DRP程式在颱風前夕,堅持將所有泡麵配送到早已撤離的沿海地區,只因歷史數據顯示「該區平日需求量大」。這種缺乏情境彈性的機械式決策,往往讓企業賠上商譽與真金白銀。 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