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cchcpa.ltd/
─── 「每個月薪水剛入帳就被扣光,連孩子的學費都湊不出來……」陳先生盯著手機銀行的餘額通知,指尖無意識地划動著早已透支的信用卡帳單。這已是連續第七個月接到銀行的催繳電話,通訊錄裡「銀行客服」的未接來電數量,甚至超過了家人朋友的來電總和。 這不是某部職場劇的狗血劇情,而是每天在我們客戶諮詢室真實上演的場景。當負債像滾雪球般越積越多,你是否也曾在深夜裡反覆搜尋「債務解決方案」,卻被各種專業術語搞得更加困惑?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三大熱門選項:IVA個人自願安排、DRP債務舒緩計劃,以及最令人卻步的「破產」程序。 ─── 🔍【第一章】你以為的「最後選擇」,可能是最糟的開始 「直接宣布破產不是最快嗎?」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危險迷思。事實上,根據破產管理署最新統計,2023年申請破產的個案中,有近6成完全不符合申請資格。更驚人的是,有34%的申請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債務類型其實適用更溫和的解決方案。 💡真實案例:經營網拍的林小姐因週轉不靈欠下80萬卡債,聽信友人建議倉促申請破產,結果發現: ✓ 必須立即關閉所有銀行帳戶 ✓ 每月只能保留$8,000生活費 ✓ 為期4年的破產令期間不得擔任公司董事 最致命的是──她價值150萬的婚前財產竟被列入變賣清單!若當初選擇IVA,原本只需按能力分期償還部分債務。 ─── 📊【第二章】IVA vs D